工业机器人,国产“反攻潮”出现了吗?
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像科幻小说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事实上,在生活中,清扫机器人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懒惰必需品;在主要购物中心,用于欢迎接待、指南解释、移动购物指南、巡逻安全等服务机器人也很常见。
就连年轻父母带孩子去水族馆看到的大型海洋动物也可能是机器人。据报道,2月初,世界上第一条由中国航天科技第三研究院111厂开发的仿生鲸鲨已出现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火山鲨鱼馆。它可以在水中高度模拟真正的鲸鲨动作,与真正的鲸鲨几乎相同。
在冬奥会期间,许多机器人也出现在赛场上。例如,世界上第一个模仿人类踏板、支持滑行、旋转冰壶行为的六足冰壶机器人,力量和方向控制与人类玩家相当,可以准确击中大本营的对手壶。
与2018年平昌冬奥会轮式冰壶机器人相比,六足冰壶机器人有了本质的改进,因为轮子在模拟人类动作方面远不如六足机器人的关节真实。
对于机器人来说,关节,即轴越多,技术含量就越高。特别是工业机器人通常需要更多的轴来完成复杂的动作。三轴、四轴工业机器人一般用于建筑材料、轻工、纺织等制造业,汽车、电子等领域需要更灵活的六轴工业机器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机器人将在未来的工业发展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21年智能制造工程单一工种缺口高达210万,未来2025年将扩大到470万。在劳动力缺口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也将成为制造业升级的绝对主力军。
谁是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客户?
汽车制造一直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
根据德邦证券的数据,2010年汽车制造业占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的一半,但随着工业升级,工业机器人的批量应用场景已经渗透到汽车工业等更多领域。
2010年至2020年,中国非汽车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分别从50%增加到71%,其中电子、金属制品、锂电池、食品饮料等行业的销售额分别为32%、13%、7%和6%,而汽车工业的销售额从50%下降到29%。
电子工业已取代汽车制造业,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客户。
美国汽车工业也发生了这种变化,但工业机器人的销占50%以下,比中国晚了六七年。
根据2019年美国自动化促进协会的数据,2017年,美国约60%的工业机器人被汽车行业购买;2018年,美国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率首次低于50%。
美国汽车工业机器人饮料等其他制造业开始大规模部署工业机器人:据统计,2018年美国食品和消费行业工业机器人采购量较2017年增加60%,半导体和电子行业增加50%;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长期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基本普及,接近增长上限。
外部原因可能是,在美国产业链的长期迁移趋势下,许多行业不仅大幅减少了就业机会,甚至没有发生机器更换。除了汽车行业保持一定的工业机器人规模外,更多的行业直接外包给海外产业链。
据智堡研究所报道,2010年至2017年,纽约-新泽西北部的大部分都会区,甚至美国东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就业基础实际上一直在下降。制造业就业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从密歇根南部延伸到阿拉巴马州的狭长汽车生产走廊上。
与其他行业相比,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就业增长相当于挤压了其他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使得美国汽车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比例低于50%。这也反映了工业机器人在某一领域的应用并不意味着该领域就业能力的下降。
在提高工业机器人效率的帮助下,更多的行业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至少美国的案例证明了这一推论。
此外,美国还在逐步开展产业链回归本地的运营。为了适应产业链的高劳动力成本,美国甚至首先尝试在墨西哥海岸外包,将原本低劳动力成本地区的产业链转移到墨西哥,并规定一些部件必须由高于墨西哥平均工资水平的工人生产,直到产业形式成熟,然后由高薪工人返回美国。
2018年以后,美国汽车制造业以外更多工业部门工业机器人应用数量的增加,可能是美国对多个行业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本土政策初步成果的一个表现。
中国工业机器人奔向千亿市场。
在三大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工业机器人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首先,在疫情爆发之前,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中大型企业。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疫情,劳动密集型生产线很容易停止生产。这也促进了更多中小企业接受生产线的自动化转型升级,引进了大型企业以外的工业机器人。
其次,在强大的疫情防控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稳定的供应链。世界需求聚集在中国产业链上,延长了国内制造业的生产旺季,刺激了各类制造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强劲需求。
第三,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下,无论是卫浴陶瓷、家具家电等通用工业领域,还是光伏、锂电池、储能、5g等新兴领域,都出现了更多的自动化转型需求。
MIRDATABANK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相关行业在工业机器人下游行业蓬勃发展。其中,锂电池行业同比增长131%,光伏行业同比增长51%。仓储物流、医疗用品、半导体行业也分别增长了103%、74%和70%。
新兴领域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反映在相关企业的财务报告中。例如,埃夫特在PCB/光伏行业和抛光应用行业实现了主要客户的发展,拓斯达在设备制造和新能源行业实现了客户数量的提升。
从传统制造业到新兴产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强劲需求体现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达到25.63万台,同比增长49.5%;同时,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445.7亿元,预计2022年将超过500亿元。
IFR数据显示,2001-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34.7%。如果这一增长率在2022年后继续保持,市场规模将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超过1000亿元。
2021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投融资事件96起,融资总额236亿元,近2020年的两倍,涉及上游零部件制造、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集成。
在汽车等传统领域,国际巨头工业机器人企业仍有优势。然而,在光伏等更多新兴行业,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愿意尝试国内机器人。在国内替代和自动化转型升级的趋势下,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期。例如,埃斯顿在2021年前三季度的收入为23.02亿元,同比增长30.54%。
当然,与ABB、安川、发那科、库卡等国际巨头相比,本土企业还有很大差距。根据Blomberg数据,发那科2021财年(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收入5513亿日元,约52亿美元,其中机器人业务占总收入的最高比例。
然而,中国巨大的工业基础盘也将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提供最好的市场。
2019年9月,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长苗伟表示,中国已成为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唯一列出的所有产业类别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排行榜
-
2023-05-05 18:00
-
2023-05-05 18:00
-
2023-05-05 18:00
-
2023-05-05 18:00
-
2023-05-05 18:00
热门推荐
-
2023-05-05 18:00
-
2023-05-05 18:00
-
2023-05-05 18:00
-
2023-05-05 18:00
-
2023-05-05 18:00